事情的起因是见了一个8年前认识的朋友
其实这几年并没有太多联络。我在上海的时候他在深圳,我来深圳的时候他去了北京。极其偶尔地在朋友圈点个赞而已。
那天早上下暴雨,他吐槽深圳用大海迎接他,我回了一个啊
然后就约见了,在本家吃冷面。
他说,你,好像变得,柔和了很多。
笑。
是,刚认识的大学生时代,意气风发,觉得未来充满无限可能
认识那个写文的小圈子,写过几篇放大情绪的日志,也曾妄想有一天能够成为自由撰稿人
然后开始工作,同事关系融洽,忙碌充实,又被学生注视着
有时候是锐气,有时候是戾气,整个人头发都要上天的感觉
嗯,说不上多么神奇,但毕竟是2点睡8点起的元气少年,
后来,后来的后来来了深圳
渡过平淡无奇的两年
也曾横冲直撞,最后还是被淹没,成为清晨雷暴中,迅速坠落又汇入普通水流中的一滴
渐渐收敛,平和,毫不起眼地进行自己的人生
那是在旁边坐了半年的同事说,你蛮文静的啊
还有每日落班下课准时归家被念说:这么乖啊
还有,碰到约也会下意识不愿意去“应酬”想呆在自己的私人空间的小宅
成为巨大钟表内部稳定旋转的齿轮
被动或主动的享受自己的小日子
看片,吃水果,睡懒觉,抄写,跳健身操,做不标准的瑜伽
没有酒肉朋友没有室友也就没有吐槽的生活
对他人的要求
也随之降到一定的底线
不是能包容,而是不在意
所谓的“柔和”
可能正是这样“事不关己”的无所谓带来的圆润吧
我说随时可以走
他说:为感情真的可以做到这个地步吗
我说,因为在哪个地方,哪里,本来也不是很重要的部分啊
我会有自己的规划,但是最重要的部分为核心不变就好,其他的,真的本来也不重要,所以谈不上牺牲
还记得08年的时候他说,觉得你随时可能遇见一个人,然后闪婚
对啊
本质上来讲,爱本来就是第一理由,从来没有改变过
也在慢慢恢复,不能让自己产生抗拒交流症
所以与好友保持一定频率的互动
也会更积极一点点出来走动
25岁后就不太知道怎么交新朋友了
但是也开始享受独处的力量,温柔的力量
愿你也能温柔对待这世界。